新技术助推畜禽粪便安全“肥田”发布日期: 2025-11-07 来源:半岛电竞官方网站
庄稼一枝花,全靠粪当家。合理使用粪肥,能提升耕地有机质含量,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。但近年来,耕地质量不断下降,究其原因,主要是化肥、农药过量施用以及地膜残留等。此外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畜禽粪便处理不当,施用后不仅没有提高地力,还污染了土壤。
2014年年底发布的《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(2014-2020年)》提到,全省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不足40%,大量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直接排入农田,不仅会造成耕地污染,还会引发动物疫病传播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。积极推广新技术,实现畜禽粪便资源的无害化处理,是提升当前耕地质量的重要措施。目前,我省不少地区在畜禽粪便资源无害化处理方面做了探索,一些经验值得借鉴推广。
章丘市益信养殖企业主要从事蛋鸡的专业化育成,在育成过程中,公司实行全封闭、自动化生产管理,配备数控供暖炉、自动加料机、自动饮水机、自动清粪机等设备,实现了养殖环节全程自动化。为了更好地处理鸡粪,2013年,公司投资60多万元,从日本引进鸡粪自动发酵设备,在鸡粪发酵过程中实现自动进行搅拌、加温,发酵完成后还可以造粒,生产颗粒有机肥。
“由于是在封闭环境中运行的,加上添加了有益菌,整个发酵过程中既闻不到臭味儿,也见不到苍蝇。发酵后的鸡粪,更是没有气味儿。”公司技术负责人刘清葵说。目前,公司生产的有机肥在当地的西瓜、甜瓜等作物上应用后,增产提质效果明显。
发酵床养猪是我省最早推广的发酵床养殖技术。通过在猪圈内铺设稻壳等垫料,并添加有益菌,在整个养殖过程中,不需要清扫猪粪,也不会形成冲圈污水,达到了养殖环境污染物“零排放”标准,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。
近年来,发酵床养殖技术应用场景范围逐步扩大,除了养猪之外,在养鸭、养鸡等行业也得到了推广。发酵床技术既能减轻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,同时也能实现粪便的充分发酵腐熟,施用到农田后更安全可靠。
据示范家庭农场技术负责人王桂林介绍说,示范场全部采用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,肉鸭在离地面1米的养殖床上养殖,养殖床下铺了40厘米厚的稻壳作为垫料,里面添加了微生态活菌制剂。“鸭粪透过养殖床,落到垫料上,不需要清扫和冲洗,微生态活菌制剂就会将粪便发酵,转化为无害无味的菌体蛋白。”
2015年初,一家专门利用粪水生产微生物菌肥的企业在嘉鸣养猪公司旁边落户。据这家企业技术负责的人介绍,企业借助中科院最新技术,以猪粪水为培育基,生产农业中的微生物菌肥。主要工艺流程是:首先将猪粪水加热消毒,然后加入专用的生物菌高温发酵5天,接着进行常温发酵10天,发酵完成,就可以分装销售。这种用猪粪水生产的微生物菌肥,施入土壤中,有益菌可以活化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,来提升作物的长势和产量。
济阳县润发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011年开始建设养殖场,目前存栏奶牛达到1300头。为了处理奶牛粪污,2015年春天,合作社投资100多万元,新上了一条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有机肥生产线。“现在的有机肥生产线,不仅能把养殖场的牛粪轻松处理掉,还要从周边养殖场购进牛粪,加工有机肥。由于原料质量放心可靠,生产的有机肥肥效比较好,很受本地菜农的欢迎。”润发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怀说。
首页
电话咨询
留言